南宁日报社旗下媒体:   南宁日报   |   南宁晚报   |   南宁新闻网
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
南宁新闻网倾力打造:   新闻   |    县区     |    社区    |    女性    |    摄友    |   视频   |    便民    |    锋尚   |    食尚   |    尚学   |    寰宇   
2017 年 4 月 19 日 星期
新闻搜索: 旧版电子版 版面导航 3上一期  下一期4
第13版:老友·民生
3上一版  下一版4
 
黄连冬和他的金花茶
传承传统文化 增强社区凝聚力
选手精彩发言节选
3上一期  下一期4
下一篇4 2017年4月19日 放大 缩小 默认        
身边故事5
黄连冬和他的金花茶

申彩霞
申彩霞通过讲述黄连冬与金花茶的故事,诠释爱岗敬业精神
本报记者 赵敏 摄

金花茶属于山茶科,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之一,有很高的药用价值、科研价值、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。1960年,中国科学工作者首次在广西南宁一带发现了一种金黄色的山茶花,将其命名为金花茶。

说到金花茶,不得不提一个人——黄连冬。退休前,他是南宁市金花茶公园园容管理科基因库技术主管、高级园林工程师。“一花一世界”,这句以极小比喻极大看似夸张的禅语,用来概括黄连冬的科研人生,十分贴切。从怀揣大学毕业证到金花茶公园报到,到2015年领退休证,整整36年,黄连冬没有一天离开过金花茶。

把人生定位在一朵花上,需要有超强的忽略能力,忽略包围在他身边的物质世界。刚工作没几年,黄连冬的女儿出生了,母亲又因病住院,而那时自己月薪只有四十几元,入不敷出。焦头烂额之际,下海潮向他抛出了橄榄枝,但黄连冬选择坚守自己的科研梦想。把人生定位在一朵花上,需要有以苦为乐的钻研精神,从1982年开始,黄连冬和同事每年都要外出寻找金花茶的原生苗,一般珍贵的金花茶种苗都在深山老林、人烟罕至的地方,所以他们不时会遇到危险。有一次,一条蛇就挂在他们头上20多厘米处,如果被咬后果不堪设想。还有一次,他们碰到成群的山蚂蟥,吓得发愣,回到旅馆两三天后还能从鞋子中抖出山蚂蟥。采苗回来天色晚了没车回城时,他们就只好留宿当地村民家。尽管条件非常艰苦,但是黄连冬和同事特别乐观,开玩笑称夜晚的臭虫是坦克,蚊子是飞机……

路再远山再高也挡不住黄连冬找寻金花茶原生苗的脚步,30多年来,攀爬山路5万多公里,足迹遍及防城港、崇左、龙州、隆安和云南以及越南等几十个地方,引回了龙州金花茶、龙州凹脉金花茶、越南香甜金花茶等多个金花茶原生种苗,在金花茶公园建成了世界上种类最齐全的金花茶基因库。

2015年,黄连冬退休了,但是他依然照常上班,让他感到欣慰的是,公园来了接班人继承他的科研工作,就是他的女儿黄晓娜。黄晓娜一直不太理解为什么父亲在家时话特别少,但是来到金花茶公园工作以后,她理解到父亲的内向,是由于对工作的专注。

黄连冬36年如一日爱岗敬业的精神品格,犹如那株四季常开永不凋谢的金花茶绽放在我们的心中。希望我们都能学习黄连冬的爱岗敬业,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撸起袖子加油干,努力耕耘,让我们的中国梦梦想成真。

 
 
下一篇4  
 
   
   
   
关闭

主办:中共南宁市委 承办:南宁日报社
新闻热线:0771-5531000 广告热线:0771-5530704
地址:南宁市云景路28号南宁新闻网